超微量分光光度计通过液体表面张力与微量样品保留技术的结合,实现了对极低体积(0.5-2μL)样品的精准检测,其核心原理与优势如下:
一、表面张力驱动的样品保留机制
该技术利用液体表面张力特性,在检测平台上下臂接触时,通过毛细作用自动拉伸样品形成固定厚度的液柱(如0.05mm或0.2mm)。这一液柱作为光程,替代了传统比色皿,既确保了光路稳定性,又避免了因光径不一致导致的误差。例如,在检测核酸时,1μL样品可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均匀液柱,光吸收路径精确可控,吸光度测量重复性达0.002(1mm光程)或1%CV(以较高者为准)。
二、微量样品保留技术的创新
无耗材设计:样品直接滴加至检测平台,无需比色皿或毛细管,显著降低珍贵样品(如RNA、单克隆抗体)的消耗成本。
自适应光程调节:部分机型配备可变光程技术(如0.02-1mm动态调节),通过实时吸光度数据自动调整光程,扩展检测浓度范围。例如,双链DNA检测范围可达2ng/μL至27500ng/μL,远超传统分光光度计。
快速检测与高通量支持:检测时间通常<10秒,部分机型支持自动进样器,可实现样本自动加载、数据存储与公式计算,满足时间紧迫的实验需求。
三、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
高灵敏度与低检测限:采用紫外增强型CCD或硅光电池检测器,可捕捉微弱信号(如0.5pg/μLdsDNA),适用于基因研究、蛋白质组学等微量分析场景。
全光谱扫描与多参数分析:支持190-850nm全光谱扫描,可同时检测多个波长(如260nm核酸、280nm蛋白质),通过多参数分析评估样品纯度与浓度。
环境适应性优化:通过遮光罩、减震台与恒温控制(±1℃),避免环境光、振动与温度波动对检测的影响,确保结果可靠性。